《活著寫詩 》
隱匿|王榆鈞
活著寫詩 |隱匿 在一顆小星星底下寫詩,在一片 落葉的時間寫詩。在履歷表, 病歷表,貓咪送養切結書。 在哈密瓜的蜜、愛玉冰的愛。 在偷渡客與走私香菇。 在黑暗裡,寫白晃晃的詩。滿載 火把與風,與燎原的鑽石廣告。 在甲蟲的時間、老樹的遠望。 在乩童的口沫混合著血。在可憐的 小女孩,與一支正要燒完的火柴。 如此平均分配,每夢一百首,每首經歷 五億個地震,半個時代。 隱匿(1969~) 詩人、貓奴 日常文字中的深刻哲思 王榆鈞 Yujun Wang 音樂藝術家、歌者,同時積極參與各類創作計畫。她的音樂作品難以歸類,持續在詩歌、舞蹈、表演藝術、影像、文學、視覺藝術等邊境探索,以歌聲詠唱生命的美善。近年特別關注實驗聲響與身體的對話、影像共同創造出的內在聽覺空間,在詩句縫隙間的音樂風景。探究時間軸線裡往未來未知的聲音,同時也向著古老大地的呼喚,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到一種文化對話的方式。 「我相信一首詩歌裡蘊含著人的精神意志,與無法被撼動的珍貴價值,在混濁的世界裡,仍能在精煉的文字與歌唱中,帶給人們力量與勇氣,如同Victor Jara的詩歌,直到現在鼓舞著世界各地的人們。」-音樂創作者 王榆鈞 Yujun Wang 詩人隱匿的這一首《活著寫詩》,不知不覺好像也成為我面對詩歌直白的傾述。 日子回溯到2011年流浪者計畫之伊斯坦堡學習烏德琴之旅,在那個人們還不是倚靠google map旅行的舊年代,手上帶著事先畫好的地圖,忐忑冒險的心情找到了製琴師買到了一把美麗的烏德琴,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的hostel,還不知道如何彈的情況下,摸索著找到喜歡的音,將《活著寫詩》譜曲。手握著撥片,雙弦無琴格的指板上移動著,脫離了十二平均律的規範,跟著琴音的帶領,唱出自己未曾譜寫過的旋律。 這麼多年來,大概是因為當初是以烏德琴來彈奏,它從來未曾出現在任何一場現場表演中,而我也從來沒有再唱過,這首詩歌彷彿與流浪遠行一同塵封於心底,成為支撐著心裡遠方的想望與不明所以的歸屬。2021年驚喜於《滾動的詩》邀請我參與這個詩歌拍攝計畫,更驚呼能在此計畫中與《活著寫詩》重逢!十年過去,詩人隱匿修改了一點點詩的內容,我也因此增加了新的旋律;而此刻的自己又能如何詮釋這首詩歌呢? 特別感謝《滾動的詩》計畫,還有符昌鋒導演與拍攝團隊的努力與用心,藉此機會也回看了這十年來詩歌在我心中巨大的影響,它給了我力量!分別在2014年到巴黎拜訪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(Adonis أدونيس ),在2018年到東京拜訪谷川俊太郎(Shuntarō Tanikawa),無論是談及關於「時間」的命題,或者是谷川俊太郎的詩作《活著》,甚至是曾經創作辛波絲卡(Wisława Szymborska)的《在一顆小星星底下》等,我才忽然恍然大悟原來它們都隱隱相連。 於是我開始有清晰的輪廓跟想法,將烏德琴的語言轉譯到古典吉他,維持著原初的旋律曲調,加入阿多尼斯說明對於時間的看法,曾經在不同國度的聲音採集,跨幅很大的時間軸中,找出一個內在推進的節奏,希望可以在這首詩歌裡留住這些暗語,那些迷人而隱現在相連詩句、旋律中無法回返的時光。
在一顆小星星底下寫詩
在一片落葉的時間寫詩
在黑夜裡
寫白晃晃的詩
《活著寫詩》音樂聆聽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