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著台灣文學的溫度與文化議題撞擊,八年間,夢田影像持續以台灣文化為題,連結跨業創作,從單篇翻章成系列,試著用自己的力量串連起更多可能,用不同的視角發現各種光亮,匯集成一道光。 2014年 以紀錄片《書店裡的影像詩I》看見40家獨立書店的自由靈魂 2016年 以紀錄片《書店裡的影像詩II》感受再40家獨立書店的人生哲學 2019年 以電影《致親愛的孤獨者》記錄著三段式年輕世代孤獨的社會樣貌 2022年 以音樂紀實《滾動的詩》表述一段詩與音樂的碰撞,以詩成詞、以獨立音樂成作、以紀實鏡頭成故事,透過15篇音樂紀實影像,滾動出時代對話的吟唱聲量。 《書店裡的影像詩》當時是邀請侯季然導演,拍攝紀錄80間獨立書店主人生命的紀錄片,間接呈現各種生活議題。《致親愛的孤獨者》,試著用電影敘事的方式,呈現當代的社會樣貌。練建宏、廖哲毅、于瑋珊三位導演用三段短篇故事,呈現三種年輕世代的孤獨。 《滾動的詩》是一個以詩為本的音樂紀實節目,紀錄15組台灣獨立音樂人以詩入歌的創作,將台灣1920年代到2020中的15首現代詩化為音樂,以15集抒情的影像紀實呈現當代文化,以音樂帶我們讀詩,也讀出跨世代的對話框。 台灣人總在潛意識裡, 尋找自己的根、自己的主體。 台灣過往文字的創作生猛蓬勃,歷史長河之下累積多種現代詩,那些對我們產生難以言喻的共鳴與喜歡。也許我們能透過紀實節目的形式,以當代的獨立音樂人看現代詩的觀點,創作歌曲,唱給某人、某個時代、某段記憶聽。 屬於詩人內心的神秘河流與流動於音樂人內心的澎湃潮動,將在每一個回望、交錯的相會中,聽見那秘密耳語,我們將更能理解自己,與之共鳴,隨之滾動與鼓動。 我們站在這汩汩水流之中, 聽詩唱歌,滾動並且流盪。 《滾動的詩》音樂紀實就這樣所展開。 從15首詩作 從白話詩追溯到1920到2020年間,從中挑選15首詩作。由監製蘇麗媚以及詩作顧問鴻鴻、駱以軍、楊佳嫻老師,一起為計畫選詩。主題的多樣性、現代共鳴的反饋、經典詩作的選擇與邀請、歌曲創作的樣貌…這些選擇,經過他們來回的辯證與討論,終於在各種取捨中落定,謝謝顧問老師們一路走來的給予。 抉擇從來無法全面,除了監製與顧問群的反覆斟酌,其中也不乏有樂團自己喜歡所挑選的詩作,最終都成為《滾動的詩》共有的解讀與轉譯,這是第一回團隊都很喜愛的篇章,期待未來還能把更多的喜歡推促成作。 到15首歌曲 或許,眾多已然仙逝的詩人老師,鐵定是萬萬想不到十餘年後,會有這麼多宛若他們當時寫詩年紀的年輕音樂人,會如此細讀他們的詩,想像當時的背景,用著自己的新想法與風格,重新詮釋。特地想謝謝這些詩人老師的家屬,願意信任、交付這些詩作的作品給我們,開啟這麼有機、無因果、但卻美好的交會。 台灣的獨立音樂、各自不同特色,又別具風格。這次加入我們的有搖滾特色、有呢喃風格、有電子曲風、有民謠、有嘻哈、有個人創作、有團體創作,但最大的共通點就是,大家喜歡這件事。 喜歡現代詩,所以義無反顧,願意加入這個計畫。我們深信,每一組心靈的河流交會,會產生,獨一無二的價值。希望藉由這個計畫,呈現他們在這過程中,屬於他們的光芒。透過這些緩緩的傾瀉出的思想與樂音,給予觀看的我們,一些共鳴、共振的頻率。 特別謝謝我們的音樂顧問老師 林尚德、黃宣銘、乱彈阿翔、馬世芳,加入本案,在過程給予的眾多建議與協助,也謝謝他們給予所有音樂人無限大的創作空間與選擇。 成15篇紀實 這些走過的痕跡,在十月影視的符昌鋒導演與團隊的鏡頭紀錄下,留存著跨世代創作的撞擊共鳴,超出預期耗費了一年的拍攝期,不僅難、更是辛苦,在有限條件下,如果不是因為有著無限堅持與喜歡,如何能細細的梳理,完成這系列的紀實作品? 寫著、聽著、看著,用心感受越過年歲跨越世代,用詩與音樂串起的流動。 我們以影像察覺社會細微處,掘出微光,找回人與閱讀之間的溫度。讀書、讀人、讀日常、讀建築、讀這個城市的氣味、也讀自己。 提醒,我們本是有溫度的人。 最後,分享幾位顧問老師給我們的話, 作為勾勒這次計畫的追求與輪廓: 駱以軍:「詩,就是在做文字,肆意的不斷地竄逃、不斷地跳逃的過程, 是個體對於群體暴力的哭喊、有感人對無感人的感覺。每一個詩人寫詩,就像是投遞一個瓶中信,用最貧窮、最無政府 的方式表達。我們會有的,最大的資產就是,經過三十年,找了共同活在這個當下的年輕人來有感創作。跨世代的,很像年輕人的一種挑戰賽。」 鴻鴻:「這個案子是用音樂去顛覆文字長流的傳統,照映出樂團各自的生命態度, 最有趣的地方,就是每個的長成,是跳躍式、沒有因果的透過當代生活呈現文化積累, 用過去創造未來,慢慢看見我們自己一直在找尋的主體性。」
在黑暗裡,寫白晃晃的詩。
「當詩開始被人們閱讀,詩再次新生,直到詩不再被閱讀,才是創作真正的終點。」 ——隱匿《活著寫詩》